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专栏 印度

特朗普关税之下,印度正在国际版图中重新“找座”

张冬方:在西方联盟的设想中,印度一方面可以制衡中国,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对华“去风险”之下的中国替代国。

印度总理莫迪此次出席在天津举行的2025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可能让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失望了:被他们当作制衡中国和替代中国的印度,恐怕难以与中国保持对立关系。

据新华社报道,8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印度总理莫迪。习近平指出,“去年我们在喀山成功会晤,中印关系重启再出发”,并强调“只要把准了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互为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这个大方向,中印关系就能纲举目张、行稳致远”,“要合力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不要让边界问题定义整体中印关系。”

2020年,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发生的对峙和冲突让中印关系陷入了低谷。但此次峰会并非两国之间的首次冰释前嫌迹象。去年在俄罗斯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上,中印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会晤,也就是前文所提的喀山会晤。

上个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新德里期间,印度总理莫迪会见王毅时也强调了两国领导人喀山会晤在双边关系改善发展上的转折点意义,以及“印中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另据印度媒体报道,王毅外长对印度官员表示,中方已解除对印稀土出口管制。当媒体记者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求证该消息时,发言人毛宁没有给出正面回应,但表示“作为原则,中方愿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对话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而且,自2025年7月24日起,中国公民可申请旅游签证到访印度。这是自2020年暂停后,印度时隔5年首次恢复向中国公民签发旅游签证。

中印向好不如美国所愿的背后,是特朗普的高关税让印度大失所望。8月27日,特朗普对印度进口关税翻番至50%的政策正式生效,理由在于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此举对印度作为中国替代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设想造成了打击。在中西地缘政治竞争格局中,印度忽然成了美欧战略中的重要存在。在西方联盟的设想中,印度一方面可以制衡中国,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对华“去风险”之下的中国替代国。而在印度的设想中,印度借机地缘政治形势,一方面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国作用。中印关系的紧张和竞争关系,让这些设想离现实更近了一步。

2023年时,美国、印度、沙特和欧盟等宣布签署“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谅解备忘录。当时,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称,这将是印度、阿拉伯湾和欧洲之间迄今最直接的联系,铁路线将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贸易提速40%,电缆和绿氢管道将有助于中亚、中东和欧洲之间开展清洁能源贸易,高速数据网络将连接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数字生态系统和为覆盖到的地区创造商机。印度总理莫迪称,该经济走廊将有助于促进印度和欧洲之间的经济融合。

该倡议背后是强大的地缘政治动机。冯德莱恩称自己在新德里签署的是“我们这一代最具雄心的计划”。她同时指出,在欧盟支持乌克兰、应对中国、投资伙伴关系等等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地缘政治联盟的诞生”。尽管该走廊从地理路线上与美国毫无关系,美国将其标定为“具里程碑意义”。当时一些媒体也以“一带一路迎来对手”来定义这一倡议的性质和分量。2021年底,欧委会公布了抗衡“一带一路”的“全球门户”倡议,但几年以来,全球门户显得雷声大雨点小。由此经济走廊被寄予厚望。有人甚至称,因为它关系到印太地区,欧盟从该经济走廊开始才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全球门户计划。

当然,它的动机不止出于地缘政治层面,更是欧盟绕开中国、开辟新的出口市场和合作伙伴的一项举措。近年来,印度在欧洲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尤其是德国。在欧盟内部,德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数据,2024年,德国企业向印度出口了价值183亿美元的商品,同比增长2.6%。而据德国经济研究所,2024年,德国对华出口额占德国出口总额的近6%,接近900亿欧元,远超对印出口占德国出口总额的1.1%。不过从趋势上来看,2019年至2024年期间,德国对华出口下降了约6%,而同期对印出口却增长了42%。该期间,德国对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增幅甚至达到88.5%,而德国对华汽车出口则下降了19%。同样在此期间,美国对印度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增幅甚至接近89%。同期,美国对华出口下降了约20%。

随着特朗普重回白宫带来的贸易局势动荡,欧印寻求合作的动机就更强烈了。目前,欧盟与印度正在努力争取今年年内达成一项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被德国工商会对外贸易主管称作未来国际经济格局中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自2007年以来,印欧双方曾多次尝试达成此类协议,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2022年,在长期中断之后,双方重启谈判,并成立了欧盟-印度贸易与技术理事会,相当于欧盟与美国之间的相关机制。

今年2月,新连任的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出访首要目的地就是印度,此行重点就在于推动自贸协定谈判。9月初,德国外交部长访问印度,重点在于讨论双方在商业、科技、太空和安全领域加强战略伙伴关系,随行的还有一个13人商业代表团。这个月,欧印自由贸易协定第十三轮谈判也即将在新德里举行。

可以说,特朗普搅局带来的局势动荡,不仅推动了中印关系的缓和,也让欧盟看到了争取印度的机会。而且,在大国竞争格局中,印度也迫切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自身利益,而不是被动接受一个被分配的角色。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闫曼 man.yan@ftchinese.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米国薯国

薯国,爱吃马铃薯的德国;米国,爱吃大米的中国。本专栏聚焦于与中国比较下的德国和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欧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数据保护、反垄断等监管政策 。在数字经济监管领域,欧盟是先行者。作者张冬方,资深媒体人,做过杂志,干过电视,做过人物访谈记者,干过生活类编辑。近十年来扎根德国,观察和报道德国社会和政治热点,作者邮箱:z_dongfang@yahoo.com。

相关文章

相关话题

伦敦IPO荒持续,基金经理转向私募资产纾压

资产管理公司呼吁尽快推进政策改革,以吸引更多企业在英国上市。

美国公共养老基金削减对私募信贷的配置

回撤凸显对放松承保标准和信贷风险上升的担忧。

昂贵“绿”氢威胁德国工业能源转型

德国制造业和能源高管警告称,除非以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能成本下降,一些制造商将不得不使用化石燃料。

2025年FT管理学硕士排名发布,英国院校整体下滑

瑞士的圣加仑大学蝉联榜首,中国和法国的商学院表现强劲。

经济放缓,加拿大青年就业市场惨淡

随着美国加征关税加剧经济衰退,年轻劳动者首当其冲承受失业冲击。

一周展望:最新通胀数据是否会加大美联储大幅降息的可能性?

上周五疲弱的美国就业数据使得美国央行在9月会议上将借贷成本大幅度下调半个百分点成为可能。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