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欧中如何在碎片化世界重建互信

鲁乙己:此次欧中峰会在日益紧张的局势下召开,但喧嚣背后,欧中的彼此需要更甚于以往,问题是应该做出什么改变。
2025年7月23日

外卖大战:三国杀已然进入美阿两种竞争模式的正面对垒

翁一:各方必须回归理性赛道,唯有当战场从奶茶价格转向冷链技术、骑手福祉、跨境供应链,中国即时零售的万亿蓝图才真正展开。
2025年7月23日

德国养老金制度该怎么改?

袁杰:德国执政联盟内的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都希望保持养老金水平的稳定,但经济学家发出了提高退休年龄和降低养老金涨幅的呼吁。
2025年7月23日

特朗普凭什么对巴西发出50%关税威胁?

卢斯:特朗普以博索纳罗面临审判为由,誓言要对巴西征收50%关税。难怪巴西总统卢拉抱怨特朗普像“世界的皇帝”。
2025年7月23日

低碳vs高碳:金砖集团内部的鸿沟

布拉德洛:能源体系可以塑造政治制度,并使某些国家在贸易战面前更加脆弱。在金砖集团内部,电力国家与碳排放国家之间的鸿沟日益加大。
2025年7月23日

我们还需要自由贸易吗?

李伟:作为二战后自由贸易的大赢家,中国有必要采取措施去维护这一体系的正常运转,减少美国这个曾经的“带头大哥”对这一体系的破坏。
2025年7月23日

港股上市热潮带来什么投资机会?

黄凡:今年港股市场已有42家公司成功上市,募资总额突破1055亿港元 。一次又一次的IPO敲钟仪式,将一个又一个的企业送入境外资本市场。如何解读?
2025年7月22日

特朗普与马斯克将为共同利益而和解

叶胜舟:“特马”关系远未到山穷水尽,马斯克远未出局。目前的第二波互撕,不妨视为双方再次公开要价,试探对方忍耐底线和让步底线。
2025年7月22日

美国经济比表面看起来更脆弱

帕里克:美国经济远比最近的几个数据点显示的要脆弱,就业、消费、高估的股市都濒临不利的转折点。
2025年7月21日

万喆:中国经济韧性依旧,结构转型能否抵御外部冲击?

万喆: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下展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积极态势。下半年,中国能否有效激活内需潜力,顺利实现5%的年度增长目标?
2025年7月21日

鲍威尔错了吗?

周子衡:特朗普的公开施压与解雇威胁,让美联储独立性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鲍威尔处于舆论与政策的风暴眼中,他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2025年7月20日

背刺中产:山姆变了,还是中产变了?

徐瑾:山姆选品风波,除了其策略瑕疵,其实更在于消费者心态变化。会员制基础是信任经济,当山姆在国内加快扩展,中产消费趋势或许正在发生变化。
2025年7月18日

抵押、生息、支付与价值存储:稳定币如何重塑金融生态?

金涛、田园:稳定币蕴含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但稳定币的应用场景到底是什么?中心化交易所抵押品是当前最主要的应用场景。
2025年7月18日

面对特朗普,欧盟应改变贸易策略

贝蒂:欧盟还在用老的贸易政策机制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其不但有制度结构缺陷,而且在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方面缺乏想象力。
2025年7月18日

金砖国家与AI新地缘政治:合作还是割裂?

人工智能在近些年飞速发展,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全球治理改革产生结构性影响。
2025年7月18日

日本右翼政党得势,根源在于日元贬值

刘易斯:极右翼、仇视外国人、反对全球主义的“参政党”据预计至少能拿下参议院10个席位,碎片化的日本政坛将迎来某种转折点。
2025年7月18日

如何看待“国民性”?

张千帆:“国民性”是一个有用的概念,只是在使用的时候要多加几个小心,不要变成无谓的骂人,在批判“国民性”时少针对虚无缥缈的整体。
2025年7月18日

世界的救主,本土的异客:超人还能否代表“美国道路”?

范力文:美国不是一个以血缘、地缘定义的传统国家,而是一个“观念国家”。当这些观念本身变得支离破碎,超级英雄的文化投射也必然随之动摇。
2025年7月18日

宗家遗产战背后:“股权即权利”PK“谁创造,谁主导”

陶志刚:宗家纷争仅是一个关乎特定人物、企业的个案,还是中国企业治理、家族传承的共性问题?若是后者,其他企业家,又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防范于未然?
2025年7月18日

特朗普攻击美联储如同闹剧,但投资者却笑不出来

美国总统或许并不真正理解他在豪赌什么,但市场发出的信息很明确:如果你真敢炒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元将遭遇重创。
2025年7月18日

董袭莹与那尔那茜的捷径——高考季谈教育公平

林原:董袭莹事件后,有些网民从她避开高考得出高考是“世界上最公正的事情”的结论,显然可商榷。很快,那尔那茜就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注脚。
2025年7月17日

陨石和化石都被富人买走了,科研怎么办

阿胡贾:随着富豪买家对这些新型收藏品趋之若鹜,博物馆和大学可能成为无能为力的旁观者。
2025年7月17日

当AI在职场掀起海啸,政策层面如何作为?

奥康纳:人工智能可能严重冲击就业市场,政策制定者与其像以前那样致力于再培训,不如帮助人们去找到自己的出路。
2025年7月16日

特朗普、普京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博弈

Eka Khorbaladze:特朗普的对俄策略旨在削弱俄罗斯与中国的联系纽带。但大胆的举措可能引发后续反应,促使中国和俄罗斯进一步接近。
2025年7月16日

必然失守的新闻伦理:她的名字,为什么会出现在新闻里?

袁漪琳:“新闻伦理”为何总是走不出新闻学院的课堂,对真实喋血的舆论场束手无策?今天的信息环境为什么如此迅速地放弃了对隐私的尊重?
2025年7月16日

下半年楼市展望:政策托底滞后,市场分化探底前行

刘渊:展望后市,政策托底基调未改。但受宏观经济走势良好及统计局房地产数据滞后影响,房地产救市政策可能滞后于市场预期时点。
2025年7月16日

气候问题有多真实,《大而美法案》错得就多离谱

刘元玲:该法案不仅从联邦层面切断了美国能源转型进程,而且从操作层面再一次恶化了全球气候治理原本存在的一系列赤字。
2025年7月16日

发掘震荡市况中的机遇:下半年三大驱动因素

陈敏兰:今年以来,多空因素交错以及各种忧虑导致了市场走势起伏。但在震荡市况中,诸多正面驱动力与投资机遇也正在浮现。
2025年7月15日

让美国生活成本再次可负担

福鲁哈尔:美国未来几年最重要的政治问题是民众生活成本的可负担性。民主党应该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竞选。
2025年7月15日

台积电“美国化”:全球代工霸主正走向怎样的转型?

黄蓥祺:台积电站在一个战略十字路口,在美国的深度布局或将改变这家企业的治理逻辑。在安全与商业逻辑之间取得微妙平衡是未来的挑战。
2025年7月15日

德国三大车企能与美国政府达成交易吗?

袁杰:德国车企试图与美达成“投资换取关税减免”的交易,但即使完成这项交易,还得设法降低汽车及其零部件在对美贸易顺差中的占比。
2025年7月10日
|‹上一页‹‹4567891011121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