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债市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债市
关注
美国经济放缓,亚洲市场跑赢有理可依
陈敏兰:在美国迈入经济周期后段的同时,亚洲地区有望迎来早周期反弹,预计亚洲在2023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将跑赢发达市场约5个百分点。
2023年5月12日
中资美元债市场吸引着企业和投资者的目光
孟茹静、冼仲恩:在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债务问题冲击下,中资美元债市场依旧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反映着市场对中资企业的情绪。
2023年5月9日
2022给我们哪些投资教训?
伍治坚:2022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因为它打破了多个纪录。因此很多读者会产生以下疑问: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接下来怎么办?
2023年1月28日
聚焦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复苏
陈敏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通胀持续朝2%回落以及美联储考虑放宽政策的条件具备,成长板块和风险较高的信用债将变得更具吸引力。
2023年1月18日
债市将测试日本央行是否准备做出关键政策决定
投资者对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可能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措施的期望越来越大。
2023年1月16日
140万亿元的烦恼:债市震荡走向何方
章凯恺:债券市场震动,“赚慢亏快效应”体现,不少银行理财也被波及。债市震荡走向何方?个人、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应该如何有效应对市场变化?
2022年11月22日
“波动性漩涡”冲击美国国债市场
衡量美国国债市场动荡的关键指标达到2020年新冠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2年9月28日
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投资计划
伍治坚:每当市场下跌时,总会有不少投资者对未来产生过度悲观而在错误的时间放弃坚持。此时的投资决策往往是错的,可能会导致自己以后后悔。
2022年9月28日
美联储加快“量化紧缩”给债券市场带来更大压力
美联储加速缩减资产负债表可能会令本已脆弱的交易条件更加恶化。
2022年9月14日
中国出口增速或将放缓
蔡浩:2020年以来中国出口强劲增长的势头似乎在8月迎来挑战,多项高频指标显示,出口增速相较于5-7月的强劲表现,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放缓。
2022年9月6日
久经考验的“股六债四”策略是否已经失效?
今年迄今,如果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由60%的全球股票和40%的政府债券组成,将遭受高达14%的损失。有理由认为这个策略可能已经失效了。
2022年8月31日
稳定币发行方持有800亿美元短期美债
截至今年5月,Tether和Circle等稳定币发行方占据美国国债市场份额的2%,突显出数字资产参与者如何侵占传统金融市场。
2022年8月22日
“救火式”降息背后的逻辑和推演
蔡浩:本次降息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传导至贷款市场,而且与以往不同,政策目标除了支持实体企业外,应该还有减轻居民房贷负担、提振楼市情绪的意图。
2022年8月16日
在美联储立场转变之前,追寻优质收益
陈敏兰:对投资者而言,潜在的景气低迷程度将是关键。在明确迹象显示美国通胀回落幅度足以使美联储放慢紧缩步伐之前,市场回报可能将表现平平。
2022年8月11日
为什么股债会齐跌?
伍治坚:从2022年初海外资本市场股票和债券同时大幅度下跌,这种现象是比较少见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接下来还会继续如此么?
2022年7月27日
下半年中国宏观利率走势展望
蔡浩:三季度利率走势持谨慎偏空态度,利率上行空间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修复程度,而下行空间受制于中美利差、银行经营稳健性等因素,较为有限。
2022年7月13日
在市场低迷或震荡下如何投资?
陈敏兰:投资者应该记得,熊市不会持续太久。重要的是,保持投资,这样你就不会错过反弹,同时要根据市场走向灵活调整。
2022年7月14日
解析不确定环境下的投资之路
陈敏兰:当前宏观环境意味着风险与机会并存,一方面是存在估值便宜的优质公司,另一方面反弹可能为时短暂,出现新一轮抛压也不无可能。
2022年6月14日
采取不同策略应对新的市场形势
陈敏兰: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与近年情况有所不同。在如今市场环境下,主动型战术交易策略可能是恰当之举,而非单单押注总体方向性敞口。
2022年5月11日
不要轻易浪费一场危机
周文渊:目前系统性风险释放很难说接近尾声,但在每一次系统性下跌后,权益市场将迎来较好配置时机,投资者不要浪费一次危机给予的长期投资机会。
2022年4月20日
中美利差倒挂意味着什么?
伍治坚:目前A股正消化中美利差倒挂带来的影响,因此其未来短期反而有反弹的可能,而中长期的走向则会以国内的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影响为主。
2022年4月20日
对美国关键期限利差和中美利差纷纷倒挂背后的思考
蔡浩:中美利差的收窄乃至倒挂,其实是中美宏观经济、政策周期错位的体现,未来中美利差倒挂现象会继续维系甚至加剧。
2022年3月31日
同业存单发行融资放量的启示
蔡浩:后续虽然降准仍存可能,但在“稳增长”政策的发力下,未来利率反弹之势或难本质逆转,这也与我们从存单市场获得的启发相契合。
2022年3月16日
股票和债券会双双下跌吗?
伍治坚:如果通胀率继续保持高企,那么市场很可能会期望联储更早和更激进的升息,而这样的期望,恰恰可能同时对股市和债市形成下压。
2022年3月2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9月6日
2.
中俄关系会好吗?
3.
“西伯利亚力量”背后的力量博弈
4.
旧方子治不了新病:美国关税与移民的政策困境
5.
计算机科学家杰弗里•辛顿:AI将让少数人更富裕、让大多数人更贫穷
6.
科技巨头高管齐聚白宫,支持第一夫人的AI倡议
7.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国正在东北亚未雨绸缪
8.
曼德尔森警告:美英必须联合遏制中国在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
9.
易会满之子被带走接受调查
10.
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主要变化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